任务介绍
- 增益可调
- 通频带:50Hz~20kHz
- 主要器件:需在DigiKey官网上有货且正常售卖
模块介绍
BU9253FS-E2芯片工作电压为4V至5.5V。将LMV358ARZ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入到BU9253FS-E2的音频输入引脚,利用其内部的数字延迟电路和输入/输出混合电路,处理后的信号从其相应输出引脚输出。LMV358是均具低压工作、有低噪声、低噪声电压,和低功率运算放大器 电源与其他外围电路为LMV358ARZ和BU9253FS-E2提供合适的电源,LMV358ARZ供电电压通常为2.7V至6V在电源输入端添加滤波电容,以减少电源噪声对音频信号的干扰。同时,根据需要可在输出端添加耦合电容,用于连接后续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或其他负载设备,还可加入电阻、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进一步滤除高频噪声。
BU9253FS-E2
Rohm Semiconductor BU9253FS-E2
原理图和PCB模块介绍
原理图
一、BU9253FS-E2主要性能指标
BU9253FS-E2是一款音频专用IC工作电压为4.0V至5.5V,电源电压最大值可达7.0V延迟时间:当时钟频率为375kHz时,数字延迟时间可达131ms,且支持8级设置,延迟时间范围从9.2ms到192ms。延迟侧总增益GV1为-5.6dB至-1.4dB,直通侧总增益GV2为-1dB至0dB。延迟侧输出失真THD1最大为3%,直通侧输出失真THD2最大为0.1%。延迟侧输出噪声VNO1在-80dBV至-60dBV之间(Rg=1kΩ),直通侧输出噪声VNO2为-90dBV至-80dBV。延迟侧最大输出电压VOM1可达1.4Vrms至1.7Vrms,直通侧最大输出电压VOM2在THD=1%、ECHO VR引脚接地时为1.4Vrms至1.7Vrms。工作温度范围为-10℃至+70℃。
类型 | 描述 | 全选 |
---|---|---|
类别 | ||
制造商 | Rohm Semiconductor | |
系列 | - | |
包装 | 卷带(TR) 剪切带(CT) Digi-Reel® 得捷定制卷带 | |
零件状态 | 不适用于新设计 | |
功能 | 音频信号处理器 | |
应用 | 信号混合 | |
通道数 | 1 | |
接口 | 串行 | |
电压 - 供电 | 4V ~ 5.5V | |
工作温度 | -10°C ~ 70°C(TA) | |
规格 | 回声 | |
安装类型 | 表面贴装型 | |
封装/外壳 | 16-LSOP(0.173",4.40mm 宽) | |
供应商器件封装 | 16-SSOP-A | |
基本产品编号 |
二、BU9253FS-E2管脚定义
8脚(GND):接地引脚,用于连接电源地。
11脚(S1)、10脚(S2)、9脚(S3):选择输入引脚,可用于设置芯片的工作模式或参数等。
12脚(1Y0)、2脚(2Y0)、5脚(3Y0):独立输入或输出引脚,可根据电路设计需求,作为音频信号的输入或输出引脚。13脚(1Y1)、1脚(2Y1)、3脚(3Y1):独立输入或输出引脚,功能与1Y0、2Y0、3Y0类似,可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或输出。其余未提及的引脚,通常为电源引脚、控制信号引脚或与内部电路连接的引脚。
物料截图
项目详细图
心得体会
此次用BU9253FS-E2搭建音频前置放大电路,从理论设计到实际落地,不仅是一次电路实践,更是对理论与细节结合的深度感悟,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让我收获颇丰。首先,芯片特性的精准匹配是电路成功的核心。最初只关注LMV358ARZ的放大功能和BU9253FS-E2的音效处理能力,却忽略了两者供电电压的衔接LMV358ARZ虽支持2.7V-6V宽压,但BU9253FS-E2的4V-5.5V工作电压范围,直接决定了电源需稳定在4V-5.5V区间。为此我多次调整电源模块,最终通过稳压电路实现电压匹配,这让我明白:电路设计不是“零件堆砌”,而是根据芯片参数反向推导外围条件,每一个指标都可能影响整体功能。其次,细节调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搭建初期,音频信号放大后存在明显噪声,起初误以为是LMV358ARZ增益过高,反复调整反馈电阻却无改善。后来查阅BU9253FS-E2数据手册发现,其输入阻抗为24kΩ-35kΩ,而我此前使用的输入耦合电容容值过小,导致信号传输损耗叠加噪声。更换合适容值的电容后,噪声显著降低;后续调试回声效果时,通过调整BU9253FS-E2的串行控制参数,终于实现清晰且无失真的音效。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电路问题往往藏在参数匹配、元件选型等细节里,仅凭理论公式无法覆盖所有实际情况,必须结合手册逐一排查。最后,这次实践让我对“系统思维”有了新理解。音频前置放大看似是“放大+音效”的简单组合,但实际中,电源滤波电容的容值会影响信号纯净度,LMV358ARZ的参考电压分压电阻精度会决定放大线性度,BU9253FS-E2的延迟时间设置会关联最终听感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关联,任何一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体失效。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让我学会从系统角度规划设计流程先明确各芯片核心需求,再搭建基础框架,最后分模块调试并验证联动效果,而非盲目动手。此次制作不仅提升了我的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更让我明白工科实践的本质是“理论指导细节,细节支撑结果。未来再进行类似项目,我会更注重前期参数核对与流程规划,以更严谨的态度应对每一个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