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十章:PCB封装库的建立 - 对应物理器件

元器件封装的构建是PCB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小的一个错误很可能导致整个板子都不能工作以及工期的严重延误。常规器件的封装库一般CAD工具都有自带,也可以从器件原厂的设计文档、参考设计源图中获取,很多第三方的服务平台也提供经过严格验证的通用器件的原理图符号以及封装。如果在自己项目中对一些关键器件要自建封装,就需要注意文中介绍的一些注意点。

10.1 封装库(Footprint) - 器件通过封装库的焊盘安装在PCB板上

元器件封装是做什么的呢?我们知道物理的电子元器件通过焊盘(PAD)安装在PCB板上,并通过板上的连线(Track)同其它器件进行电信号连接。一个元器件的封装(Footprint)就是通过外形轮廓框定的代表管脚的所有PAD的集合。

10.2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 - 建库要仔细!

10.2.1 严格参照元器件数据手册中的封装规格来建

10.2.2 与原理图要严格对应 - 封装的命名、管脚的编号

10.2.3 适合焊接、生产

10.2.4 打印出来跟实物对比验证

10.3 PCB封装库的来源

元器件封装不一定都要自建,除了自己构建之外,还有4种其它的方式来“不劳而获”地获取通用元器件的封装文件(以及前面讲到的原理图符号),这4种途径:

10.3.1 CAD工具自带的标准库(安装选装或官网下载)

10.3.2 现有参考设计源图中提取

10.3.3 半导体原厂(TI、ADI等)设计文件下载

10.3.4 第三方网站下载 - Ultra Librarian、SamsacSys

10.3.5 自己创建

10.4 元器件封装库的构成三元素

构成一个元器件的封装,主要要注意三个要素:

除了以上的三大要素以外,多数CAD软件都加入了3D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设计者可以知道该器件的三维形状,在机电一体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要。

10.4.1 焊盘(形状、位置、编号)

焊盘英文为Pad或Land,是用于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器件到电路板上,并通过Pad将该管脚同其它器件的管脚进行连接的。Pad的形状和尺寸都可以单独编辑设定。在建库的时候设计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由于Grid的设置太小,导致管脚之间的间距出现了偏差,在电脑上看不出,但拿到板子焊接的时候就会发现由于管脚的错位导致的焊接困难。

10.4.2 外形轮廓

外形轮廓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该器件进行“画地保护”,明确地宣布自己所占的领地而不让外敌入侵到其领地,另外的一个作用(如最右的图)可以明确地标记出该器件安装在板子上的时候什么位置应该跟板子的边缘靠齐。

10.4.3 丝印标注

10.4.4 3D模型(STEP)

10.5 焊盘 - Pad/Land

10.5.1 选择焊盘类型 - 器件形状、大小、布置形式、振动、受热、受力等因素

10.5.2 泪滴状焊盘 - 发热且受力较大、电流较大

10.5.3 各元件焊盘孔的大小要按照元件引脚粗细分别编辑确定

10.5.4 注意焊盘和焊盘中心间距是否与器件管脚中心间距一致

10.6 外形轮廓 - 元器件不能冲突,尤其是焊接、安装

10.7 焊盘大小:管脚焊盘宽度同数据手册中一致或略宽

10.8 管脚长度略长于数据手册中器件的管脚长度

在画焊盘的时候有时候长度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以方便焊接和生产。

10.9 封装库和原理图符号库的管脚编号要对应并有丝印标记

二极管(包括LED)和三极管其实是最容易犯错的,很多工程师在这么简单的器件上都栽过跟头。二极管极性的标注需要比较明确,且焊接上器件以后仍然比较容易辨别。三极管有不同的封装,即便都是穿孔的,三个管脚的孔间距也不同,一定要严格对照其数据手册以及实物进行设计。

10.10 通孔的器件封装库 - 注意管脚的粗细和形状

通孔器件的管脚形状和大小要注意,PAD的孔径形状没画对或画的太小导致无法插入器件的管脚也是工程师常常犯的错误。

10.11 注意定位用的管脚 - 位置、编号、孔径、接地与否?

有的器件需要辅助的定位装置,比如RJ-45的两个金属管脚,SD卡、USB插座的固定柱都需要在器件封装构建的时候考虑到,并注意其孔径的大小 - 太小导致无法插入,太大会松动,达不到固定的目的。另外这些辅助定位的管脚是否接地也是需要注意的,要根据数据手册上的要求进行连接。

10.12 设定好原点

很多工程师从库里加载元器件封装的时候会发现被加载的器件跑的很远,原因就是在构建封装的时候其坐标原点远远偏离了器件,一般坐标原点选在器件的中心或者左上角,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只要一致就好。

10.13 明确、正确的丝印标注

丝印很重要,标记器件的轮廓、方向、极性以及管脚编号等,要记住这些信息需要器件安装以后也能够看到,右侧的两个器件(二极管和4Pin插座)就不符合规范,器件焊接上以后就无法判断。

10.14 打印同实物进行对比验证

最后一步,无论是原理图符号,还是器件的封装,都要打印出来进行对照。确保打印机的打印比例设置是1:1(通过打印其它实物进行校正),将你手头的器件放在你打印出来的封装上实际的感受一下,即便自己手头没有现成的器件,也需要对照数据手册上的尺寸进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