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并制作RC有源滤波电路(简称已知模型电路)和电路模型探究装置(简称探究装置)。基本要求中,探究装置可自动调节本身的输出信号并加给“已知模型电路”,使该电路按要求输出信号;发挥部分中,探究装置可对测评现场提供的“未知模型电路”进行自主学习、建模,并根据该电路输入端的信号推理生成与该电路相同的输出信号。
1.基本要求
(1)在单独的电路板上搭建电压传递函数为 的“已知模型电路”。由信号发生器输入频率 100Hz~3kHz、峰峰值 1V 的正弦信号,使用示波器测量该电路输出电压幅度,如图 1 所示。要求该电路输出电压幅度与传递函数 H(s)表征的输出电压幅度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10%。
(2)探究装置能产生正弦信号,要求频率可设置(步长 100Hz),最高频率不小于 1MHz,频率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各频点输出电压峰峰值的最大值不小于 3V。
(3)将探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已知模型电路”的输入端,如图 2 所示。设置探究装置输出 1kHz 的正弦信号,并依据基本要求(1)中的 H(s)确定输出信号幅度,使得“已知模型电路”输出电压峰峰值为 2V。要求该电路输出电压与设定值(2V)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
(4)基本要求(3)中,探究装置可设置并输出 100Hz~3kHz 频率范围内的正弦信号,依据基本要求(1)中的 H(s)确定输出信号幅度,使得“已知模型电路”输出电压峰峰值为设定值(范围 1~2V、步长 0.1V)。要求该电路输出电压与设定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
2.发挥部分
(1)测评现场提供由 RLC 元件(各 1 个)组成的“未知模型电路”。按照图 3 所示,探究装置连接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对该电路进行自主学习、建模(不可借助外部测试设备),2 分钟内完成学习建模,显示“未知模型电路”的滤波类型。
(2)学习建模完成后,断开探究装置和“未知模型电路”的端口连接,将信号发生器接入探究装置和“未知模型电路”的输入端口(探究装置输入电阻不小于 100kΩ),如图 4 所示。探究装置能根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推理生成与“未知模型电路”相同的输出信号。要求探究装置和“未知模型电路”的输出信号相比波形无失真、在示波器上能连续同频稳定显示(相位无要求),两者峰峰值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10%。
图 4 装置与未知模型电路输出比对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频率 1kHz~50kHz(步长 200Hz)、 峰峰值 2V 的周期信号,类型分别为:正弦波、矩形波(占空比 10%~50%、步长 5%)和其他周期信号。
(3)其他。
(1)预留各输入、输出端信号测试端口。
(2)基本要求(3)(4)和发挥部分(2)中,“已知模型电路”和“未知模型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均只有 1 根信号线和地线,探究装置与“已知模型电路”和“未知模型电路”输出端无任何反馈连接;探究装置需在启动后 5s 内生成信号输出。
(3)基本要求(3)(4)中,探究装置具有通过按键等设置所产生信号的频率、所控制的“已知模型电路”输出电压值功能。设置完成后,一键启动信号输出,后续不可人工干预。
(4)发挥部分(1)中,“未知模型电路”中元件值范围:R(1kΩ~10kΩ),L(1mH~10mH),C(10nF~100nF);电路连接完成后,使用唯一“学习键”启动探究装置学习建模,后续不可人工干预;“未知模型电路”的滤波类型指低通、高通、带通或带阻。
(5)发挥部分(2)中,信号发生器设置完成后,一键启动探究装置,后续不可人工干预。示波器以“未知模型电路”输出为触发通道,要求双踪显示的探究装置与“未知模型电路”输出波形相同、无漂移。
GPT-4o的建议
以下是针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25 年本科组 G 题《电路模型探究装置》 的完整分析,包括:
合理设计方案与平台建议
设计关键要点
考查知识点与技能点
G题要求设计两部分:
传递函数 H(s) 指定(例如:低通、高通)
要求频率响应误差 ≤10%,测试频率范围 100Hz~3kHz
产生正弦信号:0.1kHz~1MHz,步进100Hz,Vp-p≥3V
控制信号幅度使输出满足目标(如设定 2V)
发挥部分可“学习未知电路”,推理并模拟其输出
┌────────────┐
│ 探究装置 │<--- 控制输入:频率、输出幅度设置
└────┬───────┘
│
[ 正弦信号输出 ]
↓
┌──────────────────────┐
│ 已知模型电路 (RC滤波器) │
└──────────────────────┘
↓
示波器
模块 | 推荐平台/器件 | 理由 |
---|---|---|
主控 | STM32F4 / MSPM0G / RP2040 | 支持 DAC/PWM、ADC、FFT |
信号输出 | DAC(+运放)或 DDS模块(如AD9833) | 实现高质量、频率可调正弦波 |
幅度控制 | 可变增益放大器(如 LMH6628 + 可控电阻)或数字电位器 | 实现输出 Vpp 控制 |
采样检测 | MCU ADC 模块 | 对输出幅度和相应电路响应做评估 |
显示 | OLED / 数码管 / 串口 | 显示频率、幅度、识别结果 |
用户操作 | 按键输入 ×3(设置频率、设置目标输出、开始) | 实现“一键完成”控制 |
向电路输入多个频率信号,采集其输出幅值(5~10个点)
比较增益-频率响应曲线(Gain vs f)与模板匹配:
若随频率上升增益下降 → 低通
若中频增益高 → 带通
可用简单规则判断,也可拟合特征函数
将训练得到的幅频特性用于“实时映射”
对输入频率进行实时幅度补偿后输出
关键在于幅度控制器响应稳定、无相位失真
要点 | 说明 |
---|---|
信号质量 | DAC/PWM 输出需经滤波;推荐使用 DDS(AD9833) |
输出幅度控制 | 建议用 MCU 控制数字电位器(如 MCP41100) |
启动时间 | 要求探究装置上电 5 秒内完成输出 |
兼容频率范围 | 设计时注意输出信号频率范围从 100Hz~1MHz |
输入阻抗要求 | ≥100kΩ,避免影响未知电路 |
数据采样 | 用 ADC采样幅值,取平均值以减少抖动 |
用户交互 | 用按键设置参数后自动运行,不允许人工干预 |
类别 | 知识点 |
---|---|
模拟电路 | RC滤波器设计,幅频特性,主动滤波器结构 |
数字电路 | 信号生成,PWM 或 DAC 控制,数模混合电路 |
嵌入式控制 | MCU 控制逻辑编程,ADC采样,DAC输出,菜单控制 |
信号处理 | 幅频曲线拟合,调幅信号采样、包络判断 |
电路建模 | 滤波器类型识别: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
软件结构 | 状态机控制、一键启动流程实现 |
用户交互 | OLED/按键界面设计,设置频率/目标输出控制 |
工程规范 | 信号接口完整性、频率精度控制、电压稳定性 |
队员 | 主要工作 |
---|---|
队员 A | 已知电路设计与验证;幅度控制电路设计 |
队员 B | MCU 控制与信号生成程序,按键逻辑开发 |
队员 C | 模型学习算法、滤波识别判断、显示模块开发 |
以下是针对 G 题《电路模型探究装置》的 MCU 程序结构框架与功能模块划分建议,适用于 MSPM0 / STM32 / RP2040 等平台,支持正弦信号发生、幅度控制、模型识别与自动输出:
main()
├── Sys_Init()
├── Menu_Init() // OLED/串口菜单初始化
├── SignalGen_Init() // DAC / DDS 初始化
├── GainCtrl_Init() // AGC控制初始化(可控电阻)
├── Loop:
│ ├── Button_Process()
│ ├── Scan_StateMachine()
│ ├── Signal_Output()
│ ├── ADC_Sample()
│ └── Filter_Model_Judge() ← 发挥部分
└── Display_Update()
模块名 | 功能说明 |
---|---|
main.c |
主循环与系统初始化,状态跳转 |
signal_gen.c/h |
正弦信号发生控制(DAC / AD9833) |
gain_control.c/h |
输出幅度自动调整(数字电位器控制) |
adc_sample.c/h |
幅度测量采样、平均计算、Vpp估计 |
filter_judge.c/h |
模型识别(幅频特性分析) |
menu_ui.c/h |
OLED / 串口菜单显示与设置界面 |
button.c/h |
多按键扫描 + 去抖处理 |
utils.c/h |
Vpp计算、滤波器拟合等工具函数 |
typedef enum {
IDLE,
SCAN_START,
SWEEP_SIGNAL,
ACQUIRE_OUTPUT,
MODEL_ANALYZE,
SIMULATE_OUTPUT
} SystemState;
SystemState state = IDLE;
状态 | 功能 |
---|---|
IDLE |
等待用户操作(按键设置频率/幅度/开始) |
SCAN_START |
初始化频率扫描参数,准备测试 |
SWEEP_SIGNAL |
在各频率点输出信号,等待输出响应稳定 |
ACQUIRE_OUTPUT |
采集对应输出电压(ADC采样) |
MODEL_ANALYZE |
分析频率-增益响应特征,判断滤波类型 |
SIMULATE_OUTPUT |
模拟电路输出响应,执行预测输出 |
void AD9833_SetFreq(uint32_t freq_hz) {
uint32_t freq_word = (freq_hz * 268435456UL) / 25000000UL;
// 写入低16位和高16位
AD9833_Write(0x2100); // 复位
AD9833_Write(0x4000 | (freq_word & 0x3FFF));
AD9833_Write(0x4000 | ((freq_word >> 14) & 0x3FFF));
AD9833_Write(0x2000); // 退出复位
}
void Set_OutputGain(uint8_t level) {
// 控制 MCP41100(SPI)
SPI_Write((level & 0x7F)); // 0~127 控制输出幅度
}
结合 ADC 采样的峰值结果动态调整,形成闭环控制。
FilterType Analyze_Response(float* freq_array, float* gain_array, int N) {
// 简化判断:判断增益随频率变化趋势
float delta = gain_array[N-1] - gain_array[0];
if (delta < -1.0f) return FILTER_LOW_PASS;
else if (delta > 1.0f) return FILTER_HIGH_PASS;
else return FILTER_BAND_PASS;
}
项目 | 参数 |
---|---|
频率步进 | 100Hz ~ 1kHz (可调) |
采样频率 | ≥10kHz ADC |
输出控制周期 | 100ms 更新一次 |
幅度误差容限 | ±0.1V(Vp-p) |
以下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G 题《电路模型探究装置》的项目报告模板,结构清晰,便于填充、打印和提交。可用于 Word 文档撰写(我也可为你生成 .docx
文件)。
队伍编号:_________
队员姓名:、、_________
所在学校:_________
指导老师(如有):_________
比赛时间:2025年7月30日~8月2日
简要概括题目要求和装置功能目标,例如:
本项目设计并实现一套“电路模型探究装置”,可产生设定频率范围内的正弦信号,驱动已知RC电路模型并检测其输出响应。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输出幅度,误差小于10%;发挥部分支持对未知电路的频率响应建模与类型识别(如低通、高通、带通等)。装置操作简便,5秒内自动完成设置并输出,具备一定智能化和扩展性。
(插入结构图,展示“主控MCU + 信号发生 + 增益控制 + ADC采样 + OLED显示”的系统)
模块 | 功能说明 |
---|---|
信号发生模块 | 产生 0.1kHz~1MHz 范围内正弦信号 |
控制与识别模块 | 控制频率步进与输出幅度稳定;执行模型识别逻辑 |
输出幅度控制模块 | 通过数字电位器或可变增益放大器调节输出幅度 |
ADC检测模块 | 实时采集输出端电压,评估响应与误差 |
用户交互模块 | OLED 显示参数,按键设置频率 / 模式 |
MCU型号:如 MSPM0G3507 / STM32F103 / RP2040
主要接口:SPI(控制DDS/DigPot)、ADC(采样输出)、GPIO(控制按键/显示)
芯片选择:AD9833(DDS输出)、或STM32 DAC + RC滤波
频率范围:100Hz~1MHz,步进100Hz,可调节
输出形式:单端正弦波,Vpp ≥ 3V
方法一:MCP41100数字电位器 + 运放增益控制
方法二:MOSFET偏置控制或JFET阻值控制
ADC通道测量信号幅度
多点平均抗干扰,Vpp计算误差 < ±0.1V
OLED 显示当前频率 / 输出幅度 / 电路识别结果
按键用于设定参数,启动自动探测流程
(插入控制流程图)
功能 | 说明 |
---|---|
频率步进 | 设置开始频率,递增扫描每个频点 |
幅度控制 | 采样当前输出 → 调节数字电阻以修正增益 |
电路识别 | 记录不同频率下增益,拟合频率响应判断电路类型 |
自动输出 | 根据分析结果输出“模拟信号响应” |
提取5~10个频率点的输出幅度
计算增益随频率变化趋势
判断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
项目 | 参数 |
---|---|
电源输入 | DC 5V |
接入电路 | 指定RC滤波器(低通) |
示波器接入 | 用于测试信号输出 Vpp 和波形稳定性 |
测试项目 | 测试值 | 要求 | 是否达标 |
---|---|---|---|
输出信号频率准确度 | ±<0.5% | ±1% | √ |
幅度稳定性 | 0.98~1.03V | 1.0±0.1V | √ |
RC滤波电路频响误差 | ≤6% | ≤10% | √ |
自动识别判断准确率 | 100%(4种电路) | ≥80% | √ |
探测启动耗时 | 3.6秒 | <5秒 | √ |
幅频响应智能识别算法:通过多频点测量自动判断电路类型
数字可调幅度控制模块:闭环控制输出幅度,稳定可靠
可拓展性强:可替换测试电路模块,支持更多电路建模功能
后续可接入 FFT 分析、蓝牙输出等高级拓展
队员姓名 | 分工内容 |
---|---|
张三 | 电路设计与调试 |
李四 | MCU程序开发、识别算法设计 |
王五 | 系统集成、测试验证、报告撰写 |
简要描述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队员协作与收获。
本项目锻炼了我们在模拟电路、嵌入式控制、系统调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模型识别算法的设计与调试中,我们深刻理解了“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原理图、电路图、PCB截图
核心代码片段(signal_gen.c、gain_control.c 等)
测试波形图与结果截图
BOM清单与成本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