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名称
2025年_F题:简易自动接收机(本科组)
任务要求
难度

一、 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自动接收机,自动搜索并接收 88MHz~108MHz 频率范围内的调频或调幅信号。接收机接收的信号由射频信号源产生,载波频率调节步进为 100kHz,调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300Hz~3400Hz。接收机输出端接 8Ω 负载电阻。自动识别调制方式,解调输出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应无明显失真。

二、 要求

1. 基本要求

射频信号源载波电平范围为-85dBm~-60dBm。

(1)搜索并解调调频信号。调频信号最大频偏 Δfmax满足 5kHz≤Δfmax≤75kHz,自动搜索解调一个调频信号,要求输出信号电压峰峰值≥0.9V。

(2)搜索并解调调幅信号。调幅信号调制度 m 满足 30%≤m≤60%,自动搜索解调一个调幅信号,要求输出信号电压峰峰值≥0.9V。

(3)解调输出信号幅度自动控制。当调制信号为正弦波时,在基本要求(1)和(2)的测试中,要求输出信号电压峰峰值自动控制在 1V±0.1V。

(4)要求接收机响应时间≤10s。

2. 发挥部分

接收机整机必须采用 5V 单电源供电,工作时供电电流≤500mA。

(1)自动识别单频载波、调频或调幅信号,显示识别结果,并解调出调频或调幅信号。

(2)在基本要求(2)基础上,提高接收机灵敏度,要求搜索并解调载波电平≤-95dBm 的调幅信号。

(3)要求接收机响应时间≤5s。

(4)其他。

三、 说明

(1)接收机输入端采用 SMA 母座接口,用 50Ω 电缆连接至射频信号源。射频信号源应具有射频输出开关功能,以方便测量接收机响应时间。接收机应注意采取屏蔽措施,抑制空间干扰。8Ω 负载电阻及引腿应裸露在外,便于示波器测量。

(2)响应时间是指射频信号源输出开关开启后,接收机搜索解调输出稳定解调信号的时间。

(3)按键启动接收机,自动搜索接收指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4)在发挥部分,接收机整机必须采用具有“恒流/恒压”模式自动切换的直流电源单电源供电,供电电压设置为 5V,最大供电电流设置为 500mA;接收机只用一个端口输出解调信号;接收机必须具有一键启动功能,启动后接收机应自动完成全部功能并显示结果,不得人为操控接收机。不满足要求不进行测试。

评审标准

参考答案

GPT-4o给出的建议

以下是针对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 F 题:简易自动接收机的完整分析与建议,包括设计平台、注意要点、考查知识点等,适用于3人小组在4天内完成:


✅ 一、题目目标与功能概述

任务目标:设计一台能够在 88MHz~108MHz 频段自动搜索、识别并接收调频(FM)或调幅(AM)信号的简易接收机。

功能项目 要求说明
自动搜索信号 100kHz 步进搜索调幅/调频信号
自动识别调制方式 判断为 AM/FM,自动显示
自动解调 输出正弦波信号,Vp-p ≥ 0.9V,幅度自动控制至 1V±0.1V
响应时间 基本要求:≤10s;发挥部分:≤5s
输入接口 SMA,50Ω
输出接口 单端8Ω裸露负载,用于示波器观察

🛠️ 二、推荐设计平台与器件

模块 推荐平台/器件 理由
主控 MCU STM32(如F103)、MSPM0、RP2040 控制逻辑简单、ADC丰富、SPI控制外设
射频前端 SI4732(FM/AM接收模块)或 RDA5807 + 外接 AM 电路 可自动搜索 + 解调,支持I²C控制
音频处理 LM386 放大 + 自动增益 AGC 电路 保证输出波形幅度
解调模块 模拟频率鉴频/包络检波 或集成式输出 FM 可用鉴频;AM 可用检波器或芯片集成
显示模块 OLED / 数码管 显示频率、识别结果(FM/AM)
操作接口 按键 ×1 一键启动搜索与解调流程
电源模块 LDO + 恒压恒流源 + 电源屏蔽 满足5V/500mA限制;防干扰

📐 三、系统结构框图(简要)

[SMA输入] 
    │
    ▼
[RF接收模块]
  ├─ AM 检波(包络检测)
  ├─ FM 鉴频输出
    │
    ▼
[MCU 控制识别]
  ├─ 控制搜索频率
  ├─ 自动判断调制类型
  ├─ 调整AGC/音量输出
    │
    ▼
[音频处理 + AGC]
    │
    ▼
[8Ω负载输出] ── 示波器

🔍 四、功能实现建议

1. 自动搜索机制

  • MCU 控制接收芯片频率步进(如 RDA5807 → I²C控制);

  • 每步监测信号强度(RSSI)或音频幅值变化,判断是否有信号;

  • 若检测到信号,继续解调识别是否为FM/AM。

2. 调制方式识别(关键)

  • 方案A(音频频谱分析)

    • FM 解调输出为连续音频;

    • AM 解调输出为幅度变化音频,包络规律性更强;

    • 可用 ADC + FFT 识别频率特征;

  • 方案B(信号特征)

    • FM 输出带有频偏特征;

    • AM 输出信号具有调制度变化特征;

    • 可通过峰峰值与平均值之比判断。

3. 解调方式选择

调制类型 解调方式
FM 斜率检波 / PLL鉴频 / 芯片集成输出
AM 包络检波 + 滤波 / 芯片解调输出

4. 音频幅度控制

  • 使用 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或 MCU 动态调节输出增益(如控制LM386放大倍数);

  • MCU 检测音频峰值,并微调输出幅度至 1V ± 0.1V。


🧩 五、设计注意要点

要点 建议说明
射频信号匹配 使用 50Ω输入,屏蔽接收器外壳,避免串扰
输出负载 裸露8Ω电阻,安装稳固防接触不良
MCU采样频率 音频ADC ≥8kHz以上,保障 FFT 精度
音频滤波 解调后使用低通(3.4kHz)+高通(300Hz)滤波器
软件结构 主循环状态机:启动→搜索→识别→锁定→输出
响应时间控制 全流程≤10s(发挥要求为≤5s),频率步长与判断时间平衡

📘 六、考查知识点与技能点

类型 技能点内容
模拟电路 包络检波、斜率检波、放大电路设计
数字控制 MCU频率步进控制、模式识别逻辑
通信技术 AM/FM调制解调原理、频谱分析
信号处理 ADC采样、FFT谱分析(用于调制识别)
嵌入式系统 MCU与射频芯片I²C/SPI通信、按键与显示控制
电源管理 5V恒压+500mA限流+单端供电系统
EMC设计 射频接收器屏蔽、接地、信号隔离
工艺规范 SMA接头、裸露输出端、外壳布局合理

🧑‍🤝‍🧑 七、团队分工建议

成员 主要任务
成员A 射频电路设计、AM/FM检波与调制识别
成员B MCU程序开发、自动搜索流程控制、ADC音频采集与分析
成员C 音频放大与AGC、测试方案设计与报告撰写

⏱️ 八、4天任务时间安排建议

天数 工作内容
第1天 明确功能 → 选择芯片 → 射频/音频电路搭建
第2天 MCU控制 → 搜索逻辑实现 → 显示测试
第3天 音频放大与AGC → 自动识别调试
第4天 联调测试 → 响应时间优化 → 报告撰写

以下是适用于**简易自动接收机(F题)**的 MCU 控制代码框架(以 STM32 为例,MSPM0 可类似移植),实现 自动搜索频率 → 检测信号 → 解调识别 AM/FM → 输出音频控制 的完整主流程:


🧩 一、模块概览

功能 实现方式
搜索频率 MCU 通过 I²C 控制接收芯片(如 RDA5807)
检测有无信号 读取 RSSI/音频幅度判断信号存在性
解调 芯片集成解调或外部模拟电路(FM/AM)
调制识别 分析音频信号包络 / 高频成分判断
AGC控制 可调放大器+ADC反馈调节音频幅度
输出控制 到扬声器或负载,波形受控在1V±0.1V

🧠 二、主控程序结构(简化伪代码)

int main(void) {
    System_Init();               // 初始化时钟/GPIO/ADC/I2C/Timer
    RF_Module_Init();            // 初始化接收模块(RDA5807/SI4732)

    while (1) {
        if (Button_Pressed()) {
            AutoScanAndDetect();   // 主流程控制
        }
    }
}

🔁 三、自动扫描与识别流程函数

void AutoScanAndDetect(void) {
    uint32_t freq;
    for (freq = START_FREQ; freq <= END_FREQ; freq += STEP_FREQ) {
        RF_SetFrequency(freq);         // 设置频率
        Delay_ms(100);                 // 等待锁相
        
        if (IsSignalDetected()) {      // 判断是否有信号
            if (IsAMSignal()) {
                Display("AM: %.1f MHz", freq / 1e6);
                SetOutputPath(AM_MODE);
            } else {
                Display("FM: %.1f MHz", freq / 1e6);
                SetOutputPath(FM_MODE);
            }
            break;  // 找到即停止搜索
        }
    }
}

📡 四、判断是否有信号函数

bool IsSignalDetected(void) {
    uint8_t rssi = RF_GetRSSI();    // 读取接收信号强度
    return (rssi > RSSI_THRESHOLD);
}

📻 五、判断调制方式(AM/FM识别)

方式一:通过 ADC 分析输出音频包络

bool IsAMSignal(void) {
    int peak = 0, average = 0;
    for (int i = 0; i < SAMPLE_COUNT; i++) {
        int val = ADC_Read();
        if (val > peak) peak = val;
        average += val;
    }
    average /= SAMPLE_COUNT;

    float mod_index = (float)(peak - average) / average;

    // AM信号包络调制度更明显
    return mod_index > 0.5;
}

方式二:使用 FFT 计算频谱能量分布(如需更复杂判断)


🔊 六、音频幅度自动控制(AGC)

void AGC_Adjust(void) {
    int val = ADC_ReadPeakToPeak();

    if (val > 1.2V) {
        Reduce_Gain();
    } else if (val < 0.8V) {
        Increase_Gain();
    }
    // 目标控制音频幅度在 1.0±0.1V
}

🔧 七、模块接口建议(以 RDA5807 为例)

void RF_SetFrequency(uint32_t freq_khz) {
    uint16_t channel = (freq_khz - 87000) / 100;  // 100kHz步进
    Write_I2C_RDA5807(CHANNEL_REGISTER, channel);
}

📦 八、定义参数和宏

#define START_FREQ   88000  // 88.0 MHz
#define END_FREQ    108000  // 108.0 MHz
#define STEP_FREQ     100   // 100 kHz

#define RSSI_THRESHOLD  30  // 接收信号强度阈值
#define SAMPLE_COUNT    128

🧠 建议架构拆分模块文件

文件名 功能
main.c 主流程与入口函数
rf_control.c/h RF设置、I2C通信、频率控制
signal_detect.c/h RSSI读取、调制度判断、AM/FM识别
audio_agc.c/h 音频放大自动调节模块
ui_display.c/h OLED或串口输出显示频率与调制类型
adc.c/h ADC初始化与音频采样支持

以下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F 题“简易自动接收机”的两个关键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建议:


🟢 一、AGC(自动增益控制)设计方案

🎯 设计目标:

  • 将音频信号的输出控制在 1.0V±0.1V(Vp-p)

  • 保证不同频率、不同调制度、不同场强下输出一致

  • 不影响波形失真和响应速度


1.1 ⚙️ 实现方式一:模拟 AGC 放大器方案

🧩 组成模块:

模块 功能
前置放大 运放(如 LM358)预放
检波器 峰值检测或整流滤波
控制环路 滤波后输出电压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如光耦、JFET)
放大器 VCA(可控增益运放,如 LM13700)或 光耦式增益器

📐 电路原理图(简略):

[音频输入] → [预放大] → [VCA] → [输出]
                        ↑
                      [整流+低通滤波]
                        ↑
                     [控制反馈]

⭐ 特点:

  • 响应较快,可纯模拟实现

  • 需调节时间常数避免震荡或跟随太快


1.2 💡 实现方式二:MCU + 数字控制增益

  • MCU 定时采样音频输出(ADC)

  • 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峰值或有效值

  • 根据偏差判断当前信号是否过强/过弱

  • 控制放大器增益(如改变电阻档位 / 控制数字电位器)

// 示例:AGC调节函数(简化)
void AGC_Adjust(void) {
    int16_t peak = ADC_ReadPeak();
    if (peak > 1.1V) {
        Gain--;  // 减小放大倍数
    } else if (peak < 0.9V) {
        Gain++;  // 增大放大倍数
    }
    Set_Gain(Gain);  // 控制数字增益元件
}

适合器件:

  • MCP41100 数字电位器(SPI控制)

  • DG412 多路模拟开关切换电阻档

  • TLC271 可调增益放大器(搭配可调电阻)


🟡 二、调制度识别方法(AM / FM 自动判断)

🎯 目标:快速、稳定地区分信号是调幅 AM还是调频 FM


2.1 🧠 方法一:幅度包络变化法(推荐)

📘 原理:

  • AM信号的音频是包络提取后的信号,具有明显的幅度摆动

  • FM信号经鉴频输出后,波形幅度较稳定(幅度小变化)

🚀 实现步骤:

  1. MCU 采样音频波形(ADC,建议 ≥8kHz)

  2. 采集一段时间的 N 个样本

  3. 计算峰值、均值、包络调制度

float mod_index = (peak - mean) / mean;

if (mod_index > 0.4) {
    SignalType = AM;
} else {
    SignalType = FM;
}

示例:

指标 AM信号 FM信号
峰值 >1.2V ~1.0V
均值 0.5~0.7V ~0.5V
mod_index ≥0.4~0.6 ≤0.2

2.2 📊 方法二:频谱分布分析法(可选)

  • 对音频信号进行 FFT 分析

  • 观察主频能量分布是否集中(FM)或多峰(AM)

  • 更复杂但更鲁棒(适合播放音频广播时)


🔍 三、调制识别综合建议

方式 精度 实现难度 推荐性
幅度包络调制度 ⭐⭐⭐ ✅ 高推荐
频谱能量特征 ⭐⭐⭐⭐ ⭐⭐⭐ 可选(需FFT支持)

✅ 总结建议

  • AGC推荐用 MCU + 可调电阻 或 模拟光耦反馈方式

  • 调制度识别推荐使用“幅度波动 + 均值”分析法

  • 可结合 OLED/串口输出识别结果和频率信息;

  • 保持采样稳定性,建议用硬件 ADC 采样 + 滤波平滑处理。


以下是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F 题《简易自动接收机》的项目报告模板(Word结构化),适用于3人团队在4天完成评审材料准备。内容已涵盖功能、设计方案、理论依据、测试数据等部分,便于直接填充与提交: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项目报告

F题:简易自动接收机

队伍编号:XXX
队员姓名:张三、李四、王五
所在院校:XXX大学
比赛时间:2025年7月30日~8月2日


一、课题简介与设计目标

简要描述任务背景与功能需求,如:

本项目设计一个能够在 88MHz~108MHz(可扩展至包括AM频段)范围内自动搜索、识别并解调无线调频/调幅信号的接收装置,能够将有效信号输出至示波器观察,支持自动识别调制方式(AM/FM)自动控制音频输出幅度等功能。装置响应时间快,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复现。


二、系统方案设计

2.1 总体结构框图

(插入结构图,参考你前面生成的系统结构图)

2.2 功能模块划分

模块 功能说明
RF接收模块 接收射频信号并转换为基带音频(AM/FM)
MCU控制模块 控制频率搜索、调制识别、AGC控制
音频处理与放大 放大音频并控制Vp-p稳定在1.0±0.1V
调制识别模块 识别调幅或调频调制方式
显示模块(可选) OLED/数码管输出频率与调制方式信息
操作界面 按键启动一次搜索并输出

三、硬件系统设计

3.1 射频接收电路

  • 采用模块:如 SI4732/RDA5807 模块;

  • 频率控制方式:I²C/SPI;

  • 选择原因:可解调 FM / AM,接口简单;

3.2 MCU控制单元

  • 控制器型号:STM32F103 / MSPM0L1306;

  • 接口:ADC、I²C/SPI、PWM;

  • 功能:频率搜索控制、RSSI读取、调制识别判断;

3.3 音频放大与AGC模块

  • 放大器型号:LM386 / NE5532;

  • AGC控制方式:数字可调电阻 / 模拟反馈;

  • 输出调节目标:Vp-p 控制在 1.0V ± 0.1V;

3.4 其他模块

  • 按键模块:启动一次搜索;

  • 显示模块:OLED显示当前频率和调制方式(可选);

  • 电源模块:DC 5V 输入 + 屏蔽 + 滤波 + 限流;


四、软件设计与算法实现

4.1 MCU控制流程图

(插入前面生成的控制流程图)

4.2 自动搜索逻辑

  • 频率步进:100kHz;

  • RSSI判断门限:30dB;

  • 搜索范围:88MHz~108MHz;

  • 搜索完成时间控制 ≤10s(发挥 ≤5s);

4.3 调制方式识别算法

  • 方式:通过音频幅度包络提取,计算调制度;

  • AM:mod_index ≥ 0.4;

  • FM:mod_index ≤ 0.2;

  • 可选增强:FFT识别频谱结构;

4.4 AGC 自动增益控制策略

  • 音频信号采样判断幅度;

  • 控制增益放大器调整音频输出稳定在 1V ±0.1V;

  • 控制周期:100ms~200ms,避免震荡;


五、调试与测试结果

5.1 测试环境描述

项目 参数
输入接口 SMA,信号源/天线输入
输出接口 单端输出至 8Ω 负载(示波器)
电源输入 5V DC,最大 500mA

5.2 功能验证结果

测试项目 结果/数据 是否合格
响应时间 3.8s(FM)、4.5s(AM)
AM识别准确率 100%(5次)
FM识别准确率 100%(5次)
输出幅度控制 0.95V~1.05V(自动调整)
多频点接收能力 正常接收5个不同频点

六、创新点与优化建议

  • 使用自动调制度识别方式,可靠性高;

  • 模拟AGC闭环设计响应快、控制简单;

  • 系统可扩展 AM 波段接收,适配更多场景;

  • 后续可接入扬声器模块、串口音频播放、识别广播名称等功能;


七、队员分工

队员 主要负责模块
张三 MCU程序开发、频率控制与调制识别算法
李四 射频电路与AGC电路设计、模块焊接与测试
王五 项目调试、波形测量、报告整理与展示设计

八、总结与心得

简要回顾设计过程中的挑战、亮点、反思与收获。

本项目在4天内完整实现射频自动接收与解调,系统结构合理、模块清晰,在功能稳定性、识别准确率与响应速度上均满足要求。过程中掌握了射频信号处理、MCU信号判断与模拟电路增益控制等关键技能。


附录

  • 系统电路图与PCB截图

  • 源代码与模块分布说明

  • 波形图与FFT分析图示

  • BOM清单与器件来源


 

硬禾服务号
关注最新动态
0512-67862536
info@eetree.cn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腾飞创新园A2幢815室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40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