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名称
2025年_A题: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本科组)
任务要求
难度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简称试验装置),其结构如图1 所示。 变流器负载试验时,受试变流器1(DC-AC)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其输出通过连接单元与 变流器2(AC-DC)相连,变流器2 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回馈至变流器1 的输入端, 与直流电源共同给变流器1 供电,从而实现节能。 

二、要求

1. 基本要求

按图2 进行测试。

(1)变流器1 能输出f1=50Hz、线电压U1=32V +/- 0.25V、额定线电流I1=2A 的三相对称 正弦交流电。

(2)在基本要求(1)的工作条件下,要求输出交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不大于 2%。

(3)变流器1 输出50Hz、U1=32V +/- 0.25V 的三相交流电,I1 在0A~2A 间变化时,要 求负载调整率SI1≤0.3%。

(4)要求变流器1 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为20Hz~100Hz,步进1Hz。

2. 发挥部分

   按图1 进行测试。

(1)试验装置能实现能量回馈,要求变流器1 输出电流I1 不小于1A。

(2)变流器1 输出50Hz、U1=32V +/- 0.25V、I1 = 2A,要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Pd= IdUd 越小越好。

(3)其他。

三、说明

(1)制作时须考虑测试方便,合理设置测试点。

(2)发挥部分测试前按图1 进行连线,测试过程中不得重新连线及调整电路。

(3)发挥部分中的试验装置、基本要求中的变流器1 仅由图示直流电源供电。

(4)本题定义:负载调整率:,其中U11 为I1=0A 时的输出电压, U12 为I1=2A 时的输出电压。

(5)图1 中的“连接单元”可根据变流器2 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6)题目中的交流电量均为有效值。

评审标准

参考答案

GPT-4o建议:

这是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A题: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该题目具有较强的系统设计、控制算法、电力电子和测试分析综合能力考查,下面是对题目的系统性分析与设计建议:


一、设计目标简述

设计并制作一个【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完成两个变流器的互联闭环回馈系统:

  • 变流器1(DC-AC):将直流电变为三相正弦交流电;

  • 变流器2(AC-DC):将该交流电再变为直流,回馈至变流器1输入,实现闭环能量回馈。


二、推荐平台与系统架构

模块 推荐平台 / 方案 理由
主控平台 STM32F407 / STM32G4 / TMS320F28027 或 RP2040 高速PWM生成能力、ADC资源丰富,文档支持良好
驱动电路 IR2110S / IRS2004 / TLP250 + N型MOS或IGBT 成本低、驱动能力强,适合DC-AC、AC-DC控制
采样系统 霍尔电流传感器 + 分压电阻 + ADC采样 实现电压电流反馈,保证闭环稳定
电能回馈 使用超级电容或二次电源(电阻吸收也可作为备选) 确保能量回馈路径稳定,防止电压过冲
PWM控制算法 SVPWM / SPWM 满足THD要求小于2%,支持频率变化
通讯调试 串口 / OLED / LCD1602 + 按键 提供人机界面调整频率、观察输出

三、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

1. 变流器1设计(DC-AC)

  • 目标:输出50Hz、32V±0.25V的三相对称正弦波,2A额定线电流;

  • 关键点

    • SPWM或SVPWM生成;

    • 电压反馈控制环节用于控制输出电压稳定;

    • 频率可调20Hz~100Hz,步进1Hz;

    • 谐波抑制THD<2%,必要时采用LC滤波器;

    • 负载调整率≤0.3%,需精确反馈与PI控制。

2. 变流器2设计(AC-DC)

  • 目标:将三相交流整流为直流回馈;

  • 关键点

    • 使用同步整流或三相桥式整流;

    • 控制策略可选恒压或恒流;

    • 必须保证变流器1输出不被拉低;

    • 回馈路径电压应可控,否则会引发系统震荡。

3. 能量回馈与测试

  • 发挥部分核心:Pd=Id×Ud 越小越好 ⇒ 表示能量回馈效果越强;

  • 建议使用一个小容量电池或超级电容来缓冲电流回流,防止电压剧烈波动;

  • 设置合理的负载(如可调电阻负载),进行I1=0~2A的测试,验证负载调整率。


四、主要考查知识点

分类 具体内容
电力电子 DC-AC、AC-DC变流器拓扑,驱动器,PWM控制
嵌入式控制系统 STM32控制器编程,PWM、ADC、串口调试
控制理论 闭环控制、PI调节、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信号采样与处理 电压、电流传感器选型,滤波器设计
电气安全 电路保护设计、过流过压保护、绝缘
实验与测试方法 THD测试、负载调整率测试、回馈效率测试等

五、时间安排建议(四天计划)

时间段 工作内容
第1天 分析任务,模块分工,搭建DC-AC原型,编写PWM
第2天 完成DC-AC调试,搭建AC-DC整流与回馈结构
第3天 联调两个变流器,优化反馈控制、滤波、调试THD
第4天 完善调试接口,完成测试数据,撰写设计报告

六、评分重点建议

  • THD<2%:SVPWM + LC滤波;

  • 负载调整率≤0.3%:需要精准反馈+电压PI控制;

  • 能量回馈Pd越小越好:高效率AC-DC整流、优化回馈通路;

  • 报告结构清晰:架构图、电路图、程序流程图完整,测试数据真实、图表规范。


以下是适用于本题《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的三相 SPWM 输出程序框架,以 STM32(如 STM32F103 / F407)为例,使用 定时器PWM+DMA 或查表法生成三路相位差为 120° 的 SPWM 波形,用于驱动三相逆变器。


✅ 一、三相SPWM基本原理

  • SPWM(正弦脉宽调制):利用定时器PWM输出与查表正弦波调制,实现变频调压;

  • 三相SPWM = 三个互差 120° 的 SPWM 信号:Va, Vb, Vc;

  • 使用查表法配合定时器 DMA 输出效率较高;

  • PWM频率建议 > 10kHz,调制波频率 20Hz~100Hz。


📐 二、正弦表预设(三相120°移相)

#define PWM_TABLE_SIZE 100
uint16_t sin_table_a[PWM_TABLE_SIZE];
uint16_t sin_table_b[PWM_TABLE_SIZE];
uint16_t sin_table_c[PWM_TABLE_SIZE];

void Generate_SPWM_Tables(uint16_t pwm_max)
{
    for (int i = 0; i < PWM_TABLE_SIZE; i++)
    {
        float theta = 2.0f * 3.1415926f * i / PWM_TABLE_SIZE;
        sin_table_a[i] = (uint16_t)((sinf(theta) + 1.0f) * pwm_max / 2.0f);
        sin_table_b[i] = (uint16_t)((sinf(theta - 2.0f * 3.14159f / 3.0f) + 1.0f) * pwm_max / 2.0f);
        sin_table_c[i] = (uint16_t)((sinf(theta + 2.0f * 3.14159f / 3.0f) + 1.0f) * pwm_max / 2.0f);
    }
}

⚙️ 三、定时器初始化(以 TIM1 为例)

void TIM1_PWM_Init()
{
    // 假设时钟频率为72MHz,PWM频率设为20kHz
    TIM1->PSC = 0;
    TIM1->ARR = 3600 - 1; // PWM周期(20kHz)
    TIM1->CCR1 = 0;
    TIM1->CCR2 = 0;
    TIM1->CCR3 = 0;

    // 启用PWM输出通道
    TIM1->CCER |= TIM_CCER_CC1E | TIM_CCER_CC2E | TIM_CCER_CC3E;
    TIM1->BDTR |= TIM_BDTR_MOE;  // 主输出使能
    TIM1->CR1 |= TIM_CR1_CEN;
}

🧠 四、SPWM输出逻辑(查表+定时更新)

uint16_t idx = 0;
void SPWM_Update()
{
    TIM1->CCR1 = sin_table_a[idx];
    TIM1->CCR2 = sin_table_b[idx];
    TIM1->CCR3 = sin_table_c[idx];

    idx++;
    if (idx >= PWM_TABLE_SIZE)
        idx = 0;
}

可通过定时器中断(如 SysTick 或 TIM2)周期调用 SPWM_Update(),实现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调制输出。


⏱️ 五、频率控制策略(可调输出频率)

// 设定目标频率 f_out:20Hz~100Hz
void Set_SPWM_Frequency(uint16_t f_out)
{
    float update_interval_ms = 1000.0f / (f_out * PWM_TABLE_SIZE);  // 每步时间
    Set_Timer_Interrupt(update_interval_ms); // 配置调用 SPWM_Update 的定时器
}

🧩 六、主程序框架

int main(void)
{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TIM1_PWM_Init();
    Generate_SPWM_Tables(1800);     // PWM最大值1800
    Set_SPWM_Frequency(50);         // 初始频率50Hz

    while (1)
    {
        // 可根据串口/OLED调节频率或占空比
    }
}

📦 七、硬件连接说明

MCU TIM1通道 输出至 用途
CH1 (PA8) MOS管上桥A A相PWM
CH2 (PA9) MOS管上桥B B相PWM
CH3 (PA10) MOS管上桥C C相PWM
  • MOS下桥可由互补PWM控制或通过引脚拉低;

  • 推荐使用 IR2110/IRS2003 等高低侧驱动芯片;


✅ 八、扩展建议

  • 可使用 DMA+TIM+数组循环实现更高效 SPWM 波形输出;

  • 若使用 MSPM0 或 FOC芯片,也可调用自带 HRPWM/SVPWM 模块;

  • 可添加电压反馈回调调节占空比,降低 THD;


以下是一个可配置频率 + 幅值的三相 SPWM 控制器完整示例程序(以 STM32 HAL 驱动为例,适配 STM32F103/F407),支持:

  • 正弦波频率:20Hz ~ 100Hz 可调;

  • 幅值调整(通过占空比缩放);

  • 三相输出,互差120°;

  • 简洁结构,便于集成 OLED/串口调试界面。


✅ 一、核心参数定义

#define SPWM_TABLE_SIZE 100  // 每周期的PWM步数
#define PWM_PERIOD       3600  // PWM周期(72MHz / 20kHz)

float f_out = 50.0f;         // 目标输出频率(Hz)
float amp_ratio = 1.0f;      // 输出幅值比例(0~1)

uint16_t sin_table_a[SPWM_TABLE_SIZE];
uint16_t sin_table_b[SPWM_TABLE_SIZE];
uint16_t sin_table_c[SPWM_TABLE_SIZE];

volatile uint16_t pwm_index = 0;

🧠 二、生成三相正弦查找表

void Generate_SPWM_Tables()
{
    for (int i = 0; i < SPWM_TABLE_SIZE; i++)
    {
        float theta = 2.0f * 3.1415926f * i / SPWM_TABLE_SIZE;
        float offset = PWM_PERIOD / 2.0f;
        float scale = PWM_PERIOD / 2.0f * amp_ratio;

        sin_table_a[i] = (uint16_t)(offset + sinf(theta) * scale);
        sin_table_b[i] = (uint16_t)(offset + sinf(theta - 2.0f * M_PI / 3.0f) * scale);
        sin_table_c[i] = (uint16_t)(offset + sinf(theta + 2.0f * M_PI / 3.0f) * scale);
    }
}

⚙️ 三、PWM 初始化(TIM1为例)

void TIM1_PWM_Init(void)
{
    TIM_HandleTypeDef htim1;
    TIM_OC_InitTypeDef sConfigOC;

    htim1.Instance = TIM1;
    htim1.Init.Prescaler = 0;
    htim1.Init.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htim1.Init.Period = PWM_PERIOD - 1;
    htim1.Init.ClockDivision = TIM_CLOCKDIVISION_DIV1;
    HAL_TIM_PWM_Init(&htim1);

    sConfigOC.OCMode = TIM_OCMODE_PWM1;
    sConfigOC.Pulse = 0;
    sConfigOC.OCPolarity = TIM_OCPOLARITY_HIGH;
    sConfigOC.OCFastMode = TIM_OCFAST_DISABLE;

    HAL_TIM_PWM_ConfigChannel(&htim1, &sConfigOC, TIM_CHANNEL_1);
    HAL_TIM_PWM_ConfigChannel(&htim1, &sConfigOC, TIM_CHANNEL_2);
    HAL_TIM_PWM_ConfigChannel(&htim1, &sConfigOC, TIM_CHANNEL_3);

    HAL_TIM_PWM_Start(&htim1, TIM_CHANNEL_1);
    HAL_TIM_PWM_Start(&htim1, TIM_CHANNEL_2);
    HAL_TIM_PWM_Start(&htim1, TIM_CHANNEL_3);

    TIM1->BDTR |= TIM_BDTR_MOE; // 主输出使能
}

⏱️ 四、定时器更新SPWM(使用SysTick或定时中断)

void SPWM_Update()
{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1, TIM_CHANNEL_1, sin_table_a[pwm_index]);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1, TIM_CHANNEL_2, sin_table_b[pwm_index]);
    __HAL_TIM_SET_COMPARE(&htim1, TIM_CHANNEL_3, sin_table_c[pwm_index]);

    pwm_index++;
    if (pwm_index >= SPWM_TABLE_SIZE) pwm_index = 0;
}

⌛ 五、设置频率对应的中断周期

void Set_SPWM_Frequency(float freq)
{
    f_out = freq;
    float update_interval_ms = 1000.0f / (freq * SPWM_TABLE_SIZE);
    SysTick_Config((uint32_t)(SystemCoreClock / 1000 * update_interval_ms)); // 毫秒级 SysTick
}

🔁 六、SysTick中断回调函数

void SysTick_Handler(void)
{
    HAL_IncTick();
    SPWM_Update();  // 每步更新输出
}

🧩 七、主函数结构

int main(void)
{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TIM1_PWM_Init();

    amp_ratio = 0.8f;           // 幅值控制(最大1.0)
    Generate_SPWM_Tables();     // 生成查表
    Set_SPWM_Frequency(50);     // 初始频率设为50Hz

    while (1)
    {
        // 可添加OLED/按键界面调节 f_out 和 amp_ratio
        // 再调用 Generate_SPWM_Tables 和 Set_SPWM_Frequency 更新
    }
}

✅ 八、可调部分接口说明

接口函数 说明
Set_SPWM_Frequency(f) 设置正弦波频率(Hz)
amp_ratio = x; 设置幅值比例(0~1),更新后需调用 Generate_SPWM_Tables()

以下是针对《A题: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的项目总结报告模板(适用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3人团队4天内完成),涵盖背景、设计过程、实验结果与反思,便于组队答辩与文档提交。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项目总结报告

A题: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

队伍编号:__________
学校名称:__________
参赛队员、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25年×月×日


一、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具有能量回馈能力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可输出稳定、低失真的三相正弦交流电,同时具备对负载能量的回收能力。目标包括:

  • 输出三相正弦波,频率范围 20~100Hz,THD < 2%

  • 实现 DC-AC 与 AC-DC 串联控制回馈能量

  • 负载调整率不大于 0.3%

  • 输出频率、幅值可调,支持动态切换

  • 测试与显示模块记录系统性能


二、系统结构与控制流程

2.1 系统结构图

(插入系统结构图,包括:直流供电 → DC-AC逆变器 → 交流负载 → AC-DC整流器 → 能量回馈)

2.2 控制流程图

(插入控制逻辑图,展示主控MCU如何生成PWM,调节频率,占空比,监测电压电流等)


三、硬件组成与参数

模块 主要器件/平台 说明
主控 MCU STM32F407 (或 MSPM0) 控制三相SPWM,采样反馈信号
逆变桥 IRF540N + IR2110 组成三相桥臂,20kHz开关频率
整流回馈 快恢复二极管 + 电感滤波 实现能量回收
显示模块 OLED 0.96寸 实时显示频率、电压、状态等
电压采样 分压+运放隔离电路 电压反馈用于闭环调节
电流采样 霍尔传感器或采样电阻 实时监测负载电流/回馈电流

四、软件设计与算法实现

4.1 三相 SPWM 生成

  • 使用查表法实现三相正弦波(120°移相)

  • 定时器+DMA 或中断方式更新PWM占空比

  • 可调频率输出(20Hz ~ 100Hz)

4.2 电压闭环控制(可选)

  • ADC采样实际输出电压 UM,与设定值 UD 比较

  • 使用比例调节或简单 PID 修正 PWM 幅值

4.3 回馈能量监测逻辑

  • 检测整流器输入电压、电流,计算回馈功率

  • 功率 P = U × I 实时更新,显示在OLED或串口终端


五、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5.1 输出质量测试

项目 测试值 要求 是否合格
正弦波频率范围 20~100Hz 20~100Hz
波形THD 1.85% < 2%
负载调整率 0.21% < 0.3%
回馈功率 >85%效率 越高越优
功率稳定性 ±1%范围内 良好

5.2 整机照片与波形截图

插入示波器波形图、电压电流曲线、设备接线图等实测图片


六、项目分工与进度安排

日期 任务 负责人
第1天 系统方案设计 + 硬件焊接 全体
第2天 MCU程序开发 + PWM调试 A
第3天 波形测试 + 回馈调试 + 显示集成 B、C
第4天 优化 + 实验数据记录 + 写报告 全体

七、问题与优化建议

问题/挑战 解决方法或建议
高频MOS驱动过热 增加散热片/降低PWM占空比
THD波形失真 调整滤波电感L与电容C的匹配
回馈整流不稳定 改用同步整流或更大滤波电感
输出幅值变化迟缓 优化电压采样响应与调节算法

八、项目收获与总结

  • 熟悉了变流器原理SPWM控制方法

  • 掌握了多相PWM同步输出电压闭环调节

  • 实现了实际意义的能量回馈系统原型

  • 强化了调试能力团队分工协作能力;

  • 若时间允许,可扩展为多台并联负载仿真平台


九、附录(可选)

  • 原理图 / PCB截图

  • SPWM程序源码(核心部分)

  • 调试记录与参数表

  • 实测数据曲线图

  • 系统操作说明书


 

硬禾服务号
关注最新动态
0512-67862536
info@eetree.cn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腾飞创新园A2幢815室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40198号